1. 定制熱線:

          崗亭

          當前位置:崗亭新聞 > 崗亭資訊 > 我國農村垃圾房垃圾分類現狀與模式探討

          我國農村垃圾房垃圾分類現狀與模式探討

          文章出自: 責任編輯: 作者:垃圾房 訪問量:0 發表時間:2021-02-12 18:52:55

          我國農村垃圾房垃圾分類現狀與模式探討

          2020年8月13日,第21屆上海環博會盛大開幕,上千家環保企業匯集于此,盛況空前。

          13日下午,由環衛科技網主辦的“2020年環衛產業發展論壇”同期舉行。

          論壇上,常紀文課題組組員、寧鄉市菁華鋪鄉人民政府資環辦主任吳雄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講,圍繞當下國內農村垃圾分類現狀與集中處置工作實施情況,來分析制約農村垃圾分類推廣的因素,總結現有經驗進行分享。(文章根據吳雄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01、農村垃圾分類和處置的工作現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迅猛發展,生活垃圾的總量快速增長,全國600多座城市每年生活垃圾清運量達2億噸,這些生活垃圾的收集范圍包括城郊以及部分農村,實際服務人口超過6億,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每天約0.8至1.2公斤。生活垃圾處理問題逐步成為困擾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有利于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有利于促進城鄉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提升。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種現代日用品的普及,隨之而來必然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從工業廢水的亂排到、養殖業糞水直排、塑料制品普及使用的、高離分子等不可降解物的應用,無一不存在著對生態環境的侵蝕和破壞,導致各類貴金屬侵入農作物,水質資源嚴重污染,村(居)民日產生垃圾不斷增多,人居環境面臨嚴重危害,導致井水不能飲用,塘水臭氣熏天,稻谷、蔬菜等農作物重金屬超標,嚴重危及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農業種植大規模機械化操作的實現,以及家庭為單位的養殖系統逐漸消失。在傳統農業社會,通過家庭養豬、雞、鴨、鵝和牛羊等消納廚余和泔水,家禽和家畜產生的糞便堆肥,然后返回農業種植系統。這種生態循環目前被打破,讓農村地區的廚余和其它農作物廢物無法循環再利用,從而成為垃圾。農村地區同時發生的另外一個大變化是消費方式的城市化,從而帶來越來越多塑料包裝等不可降解垃圾。隨著農村地區種植方式越來越單一,原來相對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慢慢發生改變,主食和副食越來越多通過外來購買,所產生的一次性塑料袋和各種包裝,也成為農村地區垃圾的主要構成部分。

          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生活垃圾產生后,農戶將垃圾丟入垃圾桶或垃圾池,再由保潔員用人力車或機動車收集運至中轉站垃圾壓縮中轉站處理,最后由垃圾清運轉運車運輸至市、縣終端進行集中處置,基本形成了“村收集—鄉鎮轉運—市、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置模式。

          “戶負責投放,村負責收集,鄉鎮(村、社區)負責中轉,縣負責處理”對于城市周邊經濟較發達地區這種管理模式取得的實際效果很好,但是對于離終端較遠的經濟條件薄弱的地區而言,往往高昂的垃圾清運成本比較高,導致財政資難以承受,且容易造成第二次污染。所以在經濟基礎薄弱的地區推廣有一定的難度,而且目前不少市、縣垃圾終端處理填埋場狀況并不樂觀。

          雖然“村收集、鎮轉運、市、縣處理”的模式在經濟發達的近城地區見效迅速,但這在經濟欠發達的偏遠地區卻是一個難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農村地域廣闊,農戶居住分散,垃圾在收運和周轉過程中路線往往迂回曲折,戶與戶之間沒有運輸通道,組與組間無法連成線、匯成片,村與組無法抱成團,從而導致高昂的運輸成本制約垃圾有效處理。其次,保潔員工資和轉運、收貯、分揀的運營成本高,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財政難以承受,不能為長效運營提供保障,生活垃圾就地填埋和焚燒時有發生。再次,分散在廣闊農村地區的生活垃圾被集中轉運至城市進行無害化處理(填埋或焚燒)時,也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造成壓力,有的地方不得不新建垃圾焚燒和填埋處理設施。

          02、制約農村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置工作主要因素

          (一)農村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理運行處置體系建設資金缺口大,設施運行資金穩定性差,管理體系有待完善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分類處置是相互銜接的環節,每個環節之間目前缺少機械化協同,人工投入大。農村垃圾分類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作支撐,包括各類垃圾桶、漚肥池、垃圾收集車、垃圾轉運車、垃圾分類回收中心、垃圾壓縮站、垃圾中轉站以及終端處置設施等,因農村居民分布廣而散、資金投入有限,垃圾收集處置基礎設施難以實現全覆蓋,且部分地區基礎設施管理及運行維護不到位,影響了垃圾分類全程減量化的成效。農村垃圾處置缺少規范垃圾類別、解決垃圾源頭處置的技術指南。在垃圾分類工作方面,垃圾分類構架模糊,終端處置沒有具有可操作的技術指導支撐,導致源頭減量始終停留在文件上和口號上。

          (二)農村環保教育不足,農民對垃圾處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相關技術人才缺乏一是宣傳和輿論引導氛圍不濃。部分農戶難以區分不同垃圾性質及種類,將煤灰、磚瓦陶瓷、渣土等惰性垃圾和樹葉、草皮、菜葉等易腐垃圾混合投入垃圾桶,將塑料袋、包裝紙、煙盒等隨手亂丟,導致垃圾清掃、清運、中轉、填埋負擔大大增加,可回收物質和能源未能有效利用,處置費用也大大增加。二是操作者、指導者專業化水平待提升。目前,大部分在基層執行一線的工作人員都非環衛環保專業科班出身,對農村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理工作往往停留在應對上級考核和驗收上,不能因地制宜指導農戶開展垃圾分類工作,農村保潔員均為當地居民,知識文化水平較低,且缺乏系統培訓,影響了分類減量效果。三是黨員干部帶頭作用不明顯。在引導和利用好黨小組長、村民組長、村里致富能手、成功人士的影響力方面,在能人帶動、政策推動、宣傳發動、鄰里互動方面,效果發揮均不明顯。

          (三)垃圾處理設施能力不足,簡易填埋和露天焚燒現象時有發生一是垃圾終端壓力大。以湖南省寧鄉市為例,目前全市僅建成標準化生活垃圾填埋場1個,平均日填埋量約400多噸,再過幾年將達到最大填埋容量,亟需規劃建設新的終端處置設施;。二是資源再生體系不暢通。生活垃圾具有二重性,廢與不廢是相對的,與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密切相關。生活垃圾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有的可以利用,有的難以利用。目前,廢紙、塑料瓶等廢舊物品回收市場價格低,且缺乏相應的財政補貼措施,垃圾分類回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不明顯,從業人員積極性不夠,亟需建立和健全垃圾回收經濟激勵制度和機制。

          (四)垃圾污染防治和處理技術支撐薄弱一方面,我國農村面積大、人口多,相對而言,環保科技投入就顯得過于分散,農村垃圾污染防治和處理技術科學研究基礎不充分。現在的農村環境保護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環境保護的技術體系和管理辦法,不太符合農村實際,未能形成適合我國農村特點的處理技術體系或模式。另一方面,目前針對農村垃圾處理相關技術的研究較少,現在大量運用于實踐中的技術主要有衛生填埋技術、堆肥技術、焚燒技術等。然而,傳統填埋方式已不堪重負,而焚燒方式作為西方社會已經成熟運行的主流處理模式,并不適合垃圾分類嚴重不充分的現實基礎。與此同時,垃圾焚燒所排放危害物對人體的不利影響不可逆轉。

          (五)法律和制度建設缺乏,法制保障不足目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方面的法律制度基本處于空白狀態,雖然一些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城市出臺了地方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明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要求、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發布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及站點建設相關標準等,但是僅具有探索性和示范性。目前,農村生活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技術指南、農村生活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操作指南繼續細化出臺。需要加快完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方面的法律制度,推動相關省市出臺地方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明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要求、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發布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及站點建設相關標準等,建議更新細化《農村生活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技術指南》、《農村生活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操作指南》等指導性文件。

          垃圾分類房

          03、經驗模式的分享

          1.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模式

          (1)設計可接受性強的垃圾分類標準,如在每家門口擺上兩色垃圾桶(綠色放可腐爛垃圾、黃色或灰色為不可腐爛垃圾)。

          (2)利用鄉村熟人社會的特點,推出獨具特色的激勵機制——“笑臉墻”和“榮譽墻”制度,用以提升垃圾分類效果。

          (3)調整產業結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保障垃圾分類長效運行管理。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開發傳統古村游、鄉村特色游,舉辦綠道騎行活動等。

          2.湖南省寧鄉市模式

          湖南省寧鄉市隸屬于湖南省長沙市,人口為146萬,下轄29個鄉鎮(街道)。近年來,該市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圍繞美麗鄉村和“全域景區化”建設,大力開展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全域凈化行動,著力解決環境衛生、垃圾分類減量等問題,農村環境面貌明顯改善。

          開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抓隊伍,促責任落實。一是領導重視,先后8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出臺《寧鄉市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整縣推進工作方案》;市委、政府主要領導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鄉鎮黨委書記人居環境工作講評會,市領導到鎮村調研、必看農村“五治”(治廁、治垃圾、治房、治水、治風)工作;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實施掛圖作戰,鎮村兩級對標形成了書記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人居環境整治責任體系更加清晰。二是建立一支穩定的“三員”保潔隊伍。各鄉鎮村按照每100-~150戶配備1名保潔員、1-~2名專職清運員,基本做到了責任區域的日掃日清,同時保潔員又是宣傳員、勸導員。三是組建一支熱心敬業的宣傳和監督隊伍。各村(社區)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黨員“老有所為”的作用,成立環保志愿者協會、老年協會、環保理事會等,采取上門勸導、衛生評比等方式宣傳垃圾分類減量和環保知識,及時監督和制止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

          2.抓宣傳,促輿論引導。一是方式多樣。開設“環保在行動”電視專題、今日寧鄉“環保專欄”和公眾平臺;鎮村設立農村環保學校100多座,每年開展環保好聲音“進企業、進園區、進學校、進社區、進鄉鎮、進村組”等垃圾分類知識系列講座,倡導環保新風尚;利用“村村響”、群、宣傳欄、宣傳牌等平臺,讓環保知識走進千家萬戶。如2016年發放環保宣傳手冊15萬余冊,繪制環保宣傳墻35000多平方米,制作各類宣傳牌15000余塊,評比欄3000多塊;開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專題活動,使環保理念深入鄉村人心。二是戶主發動。在鎮、村的定期組織下,聯村干部、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代表、志愿者代表等聚集一堂,召開戶主會、屋場夜話、家庭婦女會等,講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及垃圾分類減量的要求和具體做法,倡導村民按“就地填埋、就地堆漚、分類回收、統一封存”等方式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置,增強了群眾參與垃圾分類減量的主動性。三是鄉賢帶動。近年來,寧鄉市人民政府大力倡導新時代鄉賢文化,每年開展“十佳賢達”評選活動,將鄉賢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及美麗鄉村建設的情況納入評選的主要內容,促使社會賢達捐資獻策,主動參與環境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發揮了榜樣示范和帶頭作用,2019年,全市鄉賢捐資達9800多萬元。 

          3.抓投入,促設施完善。一是財政補貼。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每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補助達4.5萬元/年,并以鄉鎮為單元實行“獎優罰劣”年度考核。對于考核的后五名鄉鎮,每村扣除20%的補助資金,所得資金平均獎勵給考核前五名的鄉鎮的村,激勵各鄉鎮、村抓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二是村民自籌。各鄉鎮、村(社區)鼓勵村民自籌資金,以“一事一議”的方式每年向農戶收取50-~100元的垃圾處理費用,在村民負擔可承受的限度內有效緩解了資金瓶頸。三是整合項目。積極爭取省、市農村垃圾治理專項資金,整合環保、農業、住建等部門涉農資金和垃圾分類、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生活垃圾收集治理。至2018年,寧鄉市全面啟動農村垃圾分類村創建工作,到目前全市累計投放分類垃圾桶64萬個,建成分揀中心256個,配備清運車輛2414輛,253個涉農村(社區)全部成功創建長沙市垃圾分類村,形成覆蓋市、鎮、村、組、戶五級的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網絡。四是社會參與。鼓勵村民投工籌勞、捐助資金,用于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2016年,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286場次,籌集村民資金超過8100萬元,群眾義務投工約55萬人次日。2017—年-2018年行動次數和資金數量持續攀升。

          4.抓機制,促長效管理。一是考核評比制度。將農村垃圾治理工作納入市對鄉鎮(街道)績效考核,占5-~7分,實行市級季考核、鄉鎮月考評,對被評為長沙市環境衛生“基本合格”鄉鎮(街道、村)實行“表態發言”。二是農戶評比制度。各村每月組織五老干部、社會賢達、聯村干部、組長等對農戶房前屋后環境衛生和垃圾分類減量情況進行評比,評比結果以組為單位張貼公布。三是網格化管理機制。各鄉鎮(街道)因地制宜,通過劃片、劃段等方式建立包干責任制,實行網格化管理,每個網格由一名鎮干部、一名村兩委班子成員、一名黨小組長、一名婦女組長、一名保潔員5人負責,負責聯系并指導網格內農戶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將環境衛生整治成效與兩委班子成員績效考核、獎金掛鉤,實行月考評兌現。四是市場運作制度。多地引入市場化保潔機制將集鎮生活垃圾處置工作服務外包,如花明樓鎮、青山橋鎮、黃材鎮、大成橋鎮、喻家坳鄉、溈山鄉、城郊街和歷經鋪道等,各鄉鎮負責對第三方服務公司工作成效進行監督、考核,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鎮容鎮貌煥然一新。

          垃圾分類房

          3.菁華鋪鄉陳家橋模式

          遵循“群眾歡迎、簡單實用、環境有效”的原則,探索出垃圾分類“五點減量法”,即采取“賣一點、漚一點、埋一點、收一點、運一點”的方式,進行垃圾分類和處理。

          其中,賣一點是指可回收垃圾,如各類紙類、塑料瓶、玻璃瓶、舊衣服等;漚一點是指可降解垃圾,如剩飯剩菜、瓜果皮殼、過剩食品等;埋一點是指不可降解垃圾,如煤灰、建筑垃圾等;運一點是指其他垃圾,如尿不濕、衛生巾、煙蒂等;收一點是指有毒有害垃圾,如廢電池、舊手機、農藥瓶、廢棄化妝品等。

          該模式實現了農戶源頭粗分類可減少60%,每家發放兩個戶用垃圾桶,倒逼農戶將建筑垃圾、煤灰、雜草等大體量垃圾利用農村“自留地”和漚肥池自行進行填埋、堆肥處理,引導農戶將垃圾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兩類進行分類。

          其次通過保潔員二次分類,還可再度減量30%。由保潔員上門回收時對農戶垃圾桶內的垃圾按“五點減量法”進行二次分類,回收的各類可利用廢品及有害廢品進村級資源分揀回收中心,剩下10%的不可回收垃圾進鄉垃圾壓縮式中轉站。

          菁華鋪鄉陳家橋模式的特點,分類減量貫穿整個垃圾分類系統,在于一次源頭分類時充分利用了農村的“熟人社會”特征,發動留守的婦女、兒童和老人參與垃圾分類,養成了極高的分類習慣和積極性,有較高的社會價值有效的提高了垃圾分類參與率。此外,保潔員作為各自責任區域二次分類的主體,在農戶粗分類后承擔了重要的二次分揀工作。以寧鄉菁華鋪鄉陳家橋村為例,村垃圾分類回收中心該村配備專職垃圾清掃保潔回收員8名,負責全村8個片區的垃圾分類回收工作;配備垃圾清運員兩名,負責外運全村的不可回收垃圾。垃圾分類回收員按照3天一次的上門頻率進行分類垃圾回收,并由所負責片區的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監督和管理。保潔員將從每戶收集的分類垃圾清運到村垃圾分類分揀資源回收中心,在各自的垃圾分類分揀房中細分各類可回收垃圾,定期由廢品回收公司進行回收。對于廢舊織物、廢錫紙、糖果紙、等化纖類低值不可回收利用廢物由鄉政府“兜底”壓縮統一外運送至市垃圾填埋場。每月28日由保潔員上門收集廢棄電池、過期農藥、廢油漆、廢燈管、廢日用化學品和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并送至村垃圾分類分揀資源回收中心封存處置,定期由鄉環保站交送市生態環境部門統一處置。

          在資金配套方面,按照“市縣配套、鎮村投入、農戶收取、鄉賢資助”的原則,籌集資金開展垃圾分類基礎設建設,補助資金由村統籌安排,做到專款專用。理事會定期到村分揀中心按市場價格回收可利用的、有毒有害的垃圾,并建立臺賬。將垃圾分類回收金額的100%補助給保潔員,有效提高其分類回收的積極性。

          4.花明樓鎮“三分三減”模式

          模式共分為3項執行內容,具體如下:

          農戶初分,按照“五點分類法”農戶負責落實房前屋后和庭院的“整齊、整潔、整修和綠化”及承擔垃圾初次分類責任;

          保潔員細分,負責網格責任區內所有公共區域,對農戶每兩至三天上門收集垃圾并細分,同時對責任范圍內規模較大的聚餐聚會進行現場保潔,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鎮政府按照回收公司回收金額的50%給予保潔員獎勵;

          分揀中心精分,建設垃圾分揀回收中心,將兩次分揀后的垃圾投放到分類存儲室,有序擺放,進行精分。

          楊林橋村試點后,目前花明樓鎮實現全域網格保潔、專職隊伍全覆蓋,達到了“三增三減”的工作效果。“三減”是指:其一,減了垃圾量,以楊林橋村為例,出村垃圾量由2016年年初的每日7.5噸減少到年底的1.5噸左右,減量達70%;其二,減少了運行成本,全鎮垃圾轉運費由2015年的76萬元降至2016年年底的27萬元,2017-—2018年轉運費保持基本穩定;其三,減少了工作難度,由以往的突擊多、效果差變為現在的日常督查、長效保潔。“三增”是指:其一,廢舊物資回收利用大大增多;其二,有毒有害物質集中處理率大大增高;其三,居民垃圾分類及環衛意識大大增強。

          5.溈山鄉6S模式

          溈山鄉地處長沙市西部邊陲,垃圾收集轉運難度大。近年來,該溈山鄉政府在全省率先開展“全民拒塑”行動,免費發放環保購物袋10萬余個,敬老院老人編制發放環保竹籃1.2萬余個,引導和鼓勵村民改變購物習慣,自覺抵制白色污染,目前在溈山已很難看到一次性塑料袋。同時,溈山鄉因地制宜提出“環境衛生整潔行動6S管理機制”,6S模式是指整理(要與不要,一留一棄)、整頓(科學布局,取用快捷)、清掃(清除垃圾,美化環境)、清潔(形成制度,貫徹到底)、素養(養成習慣,以人為本)、安全(安全操作,生命第一)六個管理機制。通過6S模式的推廣,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該溈山鄉先后榮獲“中華環境寶鋼獎”“國家級生態鄉鎮”等稱號。

          6.湖南長沙縣模式

          長沙縣堅持用綠色發展的理念,著力改善生態環境,逐步轉變過去“戶集、村收、鎮中轉、市處理”的轉移填埋式處理方式,按照“全域覆蓋、全民動員、全面推進”的思路,推行農戶“三分法”,要求村民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投放,倡導易腐垃圾和灰土類垃圾自行就地消化處理,引導村民源頭減量。通過實行“五點減量法”,即漚一點、填一點、交一點、運一點、賣一點,大力倡導綠色發展的生活方式,積極構建“戶分類投放、村分類收集、鎮分類中轉、縣市分類處理”的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新體系。

          1.不斷完善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和隊伍,破解農村垃圾處理難題一是全面改善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實現設施全覆蓋。長沙縣15個農村鎮(街道)共有涉農村(社區)146個,通過全域開展農村垃圾分類減量村建設,近三年全面取締了農村地區1.54萬個戶用焚燒桶和2.08萬座敞口垃圾池,代之以配備戶分類垃圾桶32.5萬個,已有144個村建立村資源分揀中心共172座;配備上戶回收車輛1055臺,新配鎮村生活垃圾密閉壓縮式清運車27臺,超過一半的鄉鎮生活垃圾實現全程統一密閉收集,農村垃圾分類減量村的比例達85.62%。二是全面組成農村垃圾分類服務陣營,實行隊伍職業化。按照每150戶至少配備一名專職保潔員的要求,共組建農村專職保潔員隊伍1966名。其中,垃圾分類上戶回收員1223名、公共區域保潔員743名,進一步發揮“公共區域保潔員、有害垃圾收集員、環境衛生監督員、垃圾分類指導員、破壞環境勸導員”的“五員”職能,促進城鄉常態保潔和垃圾分類回收,切實打通環境治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2.全方位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做到垃圾分類家喻戶曉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始終堅持以農戶為主體,充分發揮農村的自治組織作用,召集村組兩委班子成員、“三長”和保潔員開展專題培訓和現場參觀等活動,并逐組召開戶主會、培訓會。通過以戶主會為基礎、“三長”會為核心、入戶指導宣傳和外出參觀學習等方式協助發力,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同時,長沙縣還編印了《長沙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20.5萬份,將垃圾分類理念傳播給千家萬戶,在農村地區掀起垃圾分類減量村建設的熱潮,農戶垃圾分類減量知曉率達到98%以上,垃圾分類已成為農村新時尚。

          3.積極探索市場化服務,推進垃圾分類處置一是政府購買服務,長沙縣三年(2018.8-—2021.8)共投入垃圾清運費6690萬元,由一家專業公司負責城鄉垃圾壓縮站的轉運,配備密閉壓縮清運車40臺,統一運輸至市中轉場中轉、處理,確保了18個農村公共站、18個企業站常態運行,對生活垃圾進行治理的行政村比例達到100%。二是先行先試,通過公開招投標,兩年(2017.5-—2019.5)共投入389.4萬元,引入大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負責長沙縣農村低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政府兜底回收處理,配備再生資源回收車輛3臺、危險廢物專用收集車1臺,率先全市打通低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終端處置渠道,不僅解決鎮村垃圾分類后顧之憂,也減輕市終端處置壓力,還讓廢棄玻璃、塑料、橡膠、紡織品等變廢為寶。三是2018年11月,長沙縣又率先啟動農村餐廚垃圾統一收集處理,收集范圍已覆蓋全縣農村集鎮餐飲門店、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和大型農莊,由鎮委派專業公司負責前端收集,交聯合餐廚進行中端清運和終端處理,促進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

          4.不斷健全長效機制,促進垃圾分類常態運行一是建立多元投入機制。首先,按照120元/戶安排村莊基礎保潔經費,保障保潔員工資待遇,確保常態保潔,有效解決本地勞動力就業問題近2000個。其次,按照每村22.8萬元安排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村(社區)創建經費,全面支持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建設。再次,依據垃圾分類減量村第三方暗訪結果分類安排運行維護經費3-5萬元/村,確保垃圾分類減量村常態運行。又次,按照每噸有害垃圾、低值可回收物分別補助400元和260元,進一步增加保潔員收入、提高分類主動性。此外,以創建垃圾分類減量村為契機,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大力推行村民自繳垃圾處置費。繳費標準為50-~60元/戶·年,2018年共有117村(社區)農戶自繳垃圾處置費589萬元。這種方式拓寬了資金渠道,工作方式由政府大包大攬向群眾全面參與、自覺付費和全民共建共享的方向轉變。二是完善垃圾分類管理機制。由縣衛健局(愛衛辦)代表縣委、縣政府統籌、協調、考核、監督、督辦全縣城鄉整潔行動垃圾處置,堅持月督查、季考核、年總評的督查考核機制和獎罰機制,由第三方每月開展暗訪考核、部門每季開展日常考核,建立縣—鎮、鎮—村、村—組、組—戶四級聯動的督查考核機制和評比公示機制,營造比趕超的氛圍,以此促進工作的平衡發展。同時,明確各鎮垃圾分類回收目標,回收總量與獎補資金和績效考核掛鉤,層層傳導壓力,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5.積極探索二次分類,做好垃圾分類處理新文章以春華鎮九木村為例,在未開展垃圾分類減量前,全村每月送鎮垃圾中轉站的生活垃圾達100噸。2017年6月啟動垃圾分類減量示范村建設以后,每月送鎮垃圾中轉站的生活垃圾減量至20噸以下;自2018年3月開展其他垃圾二次分類后,平均每月分出其他干垃圾約1.5噸送交縣專業公司熱解處理,進入鎮垃圾中轉站的垃圾減量至約2噸/月,基本實現村莊垃圾不進鎮壓縮站。目前,長沙縣已在50個村試點推進二次分類,其中,春華鎮、路口鎮全域推廣。通過低溫熱解工藝將其他干垃圾變為油和炭等高價值資源,實現鄉鎮垃圾處理基本不出鎮,從根本上解決垃圾處理難題。

          農村垃圾分類現有模式的共性和個性經驗

          1.各地的共性經驗縱觀上述幾種典型的農村垃圾分類模式,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現行農村垃圾分類模式的共性經驗。

          首先,上述各地在推行垃圾分類時均有效利用了農村集體生活的特點,利用鄉賢在農村社會中的影響力號召全體村民落實垃圾分類;并利用農村“熟人社會”的特征,將村民在垃圾分類上的優劣表現予以公示,在道德層面上促進村民們自律。

          其次,上述各地均建立了職業化的保潔隊伍負責對村民粗分類的垃圾進行后續精細化處理,把農戶初分的標準降低到村民們易于接受的水平,增加了垃圾分類的效率,防止了村民出現抵觸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的就業問題。

          最后,在垃圾分類的資金籌集問題上,上述地區均采用了“政府兜底+村民自籌”的模式,由村民拿出一部分資金作為自身的垃圾處理費用,在有效緩解資金瓶頸的同時,也促進了村民主動減少垃圾排放量,同時保障了保潔員的薪資待遇,使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方式由政府大包大攬向群眾全面參與、自覺付費和全民共建共享的方向轉變。

          2.各地的個性經驗除上述共性經驗之外,各地在垃圾分類的實踐中也因地制宜,發展出了屬于自己的特色。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模式注重垃圾分類帶來的經濟效益,當地村“兩委”抓住了垃圾分類行動使得當地環境優化這一契機,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把環境整治成果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使環保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湖南省寧鄉市菁華鋪鄉陳家橋模式注重結合農村社會的自身特點,發動留守的婦女、兒童和老人參與垃圾分類,為當地村民培養出極高的分類習慣和積極性,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同時由鄉賢發揮帶頭作用,資助完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有力地保證了本地垃圾分類事務的穩定運行。湖南省花明樓鎮楊林橋村模式注重源頭減量,對村民、保潔員和垃圾分揀中心各自的職責有著精細的規劃,形成了“農戶初分,保潔員細分,分揀中心精分;一減垃圾量,二減運行成本,三減工作難度”的“三增三減”模式。湖南省溈山鄉模式注重源頭治理,結合當地垃圾收集轉運難度大的情況,開展“全民拒塑”行動,免費發放環保購物袋和環保竹籃,引導和鼓勵村民改變購物習慣,從而從源頭消滅一次性塑料袋污染。湖南省長沙縣模式注重市場化發展,引入專業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將大多地區難以處理的有害垃圾和低值可回收垃圾加以分類收集,大大減輕了對環境的影響,并打通低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終端處置渠道,不僅解決鎮村垃圾分類后顧之憂,也減輕城市終端處置壓力,還讓廢棄玻璃、塑料、橡膠、紡織品等變廢為寶。

          關鍵字: 垃圾房 垃圾分類房 垃圾房圖片


          上一篇:新年新氣象 垃圾房垃圾分類新啟航
          下一篇:垃圾房垃圾分類巡查員的“別樣春節”
          QQ咨詢 商橋咨詢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软件